循环快递包装的推行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和垃圾分类、可再生资源回收、减塑限塑政策等结合起来整体进行考虑,形成产业链和生态链。地方政府应牵头作为产业链各方的连接“中枢”,进行协同治理。
近年来,我国快递业务发展十分迅猛,10年前日均快递业务量仅1000万件,到2021年,日均快递业务量已突破3亿件大关。“双十一”期间,快递包裹数量更是年年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然而,海量包裹的背后,却是快递包装废弃物的持续增加,给生态环境保护带来非常大压力。
据快递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快递100”统计,在我国特大城市,快递纸箱塑料包装垃圾增量已占到生活垃圾增量的93%,部分大型城市该增量比例达85%90%。
快递包装处理为何会成为一个“老大难”问题?目前,还有哪一些原因制约快递行业推行绿色包装?怎么样才能做好塑料等包装物的循环利用?
同济大学循环经济研究所所长杜欢政教授曾带领团队深入研究了快递包装状况,并发布了《循环包装“屡战绿胜”:2020年快递业绿色包装节约潜力研究报告(长三角)》。该报告数据显示,可循环利用的快递纸箱塑料包装在消费C端推广应用仍面临缺乏顶层设计支持、执行模式缺乏标准和规范、消费者积极性不高等问题。
从顶层设计来看,快递纸箱塑料包装大规模循环应用缺乏制度上的支持。就像生活垃圾分类涉及各级政府的多个部门、单位和个人,快递包装“绿”起来也面临同样困境。“谁来负责回收?怎么回收?产生的成本谁来支付?政府、生产商、电商、快递公司、消费的人在这个快递包装链条中要承担哪一些责任?这样一些问题的答案不明确,快递纸箱塑料包装循环利用就难以实现大规模的应用。”杜欢政说。
绿色包装的使用会增加经营成本。“普通胶带5.8元100米,环保的瘦身胶带100米要36元。用一个可降解的塑料包装替代一个普通塑料袋,成本就要涨2到3毛。”一家快递公司部门负责这个的人说,快递包装物的标准化水平低,各快递公司和电商企业使用的快递包装在类型、尺寸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也造成快递纸箱塑料包装种类多、回收难度大等问题。
杜欢政认为,从执行模式来讲,循环快递包装协同和共享机制等领域缺乏标准化、规范化的操作范式。比如在后疫情时代,公共环境卫生要求更严格,亟须制定循环箱/袋使用后清洗消毒等标准。
但由于缺乏相关激励性和惩处性政策,消费者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一份调查报告数据显示,67.1%的消费者表示没接触过可循环利用包装箱,在收到快递后,大多数包装的解决方法是直接丢弃。
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说,快递纸箱塑料包装主要有六类,主体包装中10%是封套、55%是包装箱、34%是塑料包装袋,还有填充物、胶带、内部处理的中转袋,种类多,用量大。
为解决快递包装问题,今年,国家邮政局施行《邮件快件包装管理办法》,并启动过度包装专项治理。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也要求,加强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整治过度包装,推动生活垃圾源头减量。
目前,各快递公司和电子商务平台已经行动起来,特别是针对用量大的包装箱、胶带等。例如,消费的人在收到京东快递时会发现,纸质包装箱变轻了。这个不起眼的纸质包装箱背后,是京东对绿色包装应用技术长达5年的研发。目前,京东使用3层瓦楞纸包装箱比例超过95%,确保每个纸箱重量不超过400克,仅这一项每年就可减少使用20多万吨纸浆;封箱胶带从53毫米“瘦身”到45毫米,并禁止层层缠绕,2020年一年减少了4亿米胶带,可绕地球10圈。
京东集团副总裁邵京平表示,通过减量和循环包装、回收材料等举措,今年“双十一”京东平台消费者收到的每个包裹,平均可节约210克纸类包装材料、11克一次性塑料和25厘米胶带。
“现在菜鸟联合天猫超市,整个仓库里发货的包装,70%都不再用新包装了,都是原包装或利用旧纸箱再二次包装发货,减少新纸箱的使用。”菜鸟副总裁、绿色项目负责人牛智敬说。
从2018年“双十一”起,菜鸟便开始推行“绿色回箱计划”,已覆盖全国31省315个城市,鼓励快递纸箱循环使用。今年,菜鸟将推动规模最大的包装回收计划。“双十一”期间,将新铺设1.3万个绿色回收箱,并在全国20座城市试点循环复用快递包装物的“绿色寄件”。
“循环快递盒是可以多次循环利用的包装,苏宁目前已投放近40万只,单个循环可达50次以上,累计循环超1.5亿次。”苏宁物流研究院凌云飞副院长说。
除了在快递环节对包装加大循环使用力度外,快递公司还和生产商、电子商务平台联合,力图让全链条都“绿”起来。比如快递和平台企业不进行二次包装,把商品出厂原包装直接送达消费者手中。
商务部副部长钱克明介绍,现在电商快递不再进行二次包装的比例已达到76%。
今年的“双十一”,网友们在买买买的同时会发现:收到的快递,有的纸箱上会有“循环利用”字样,封口的胶带也变窄了;有的快递员会把装着生鲜商品的一次性泡沫箱带走,重复使用
“除了在重点地区逐步不再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编织袋外,接下来,快递纸箱塑料包装还要继续在减量和循环上加大力度。”马军胜说,这需要加强与生产制造、电子商务等上游产业的协同协作,推进产品包装、销售包装和快递纸箱塑料包装的一体化,大幅度减少二次包装;推动使用低克重、高强度的包装和免胶带包装箱,优先使用易折叠、易回收、可复用的包装箱。
马军胜表示,在监管和创新上也要加大力度,将快递纸箱塑料包装违法违规情况纳入行业信用管理,推进产学研用有机衔接,促进快递包装产品、技术、模式的创新等。
快递包装废弃物也属于生活垃圾。杜欢政表示,循环快递包装的推行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和垃圾分类、可再生资源回收、减塑限塑政策等结合起来整体进行考虑,形成产业链和生态链。地方政府应牵头作为产业链各方的连接“中枢”,进行协同治理。
成本是推行绿色包装面临的一大难题,杜欢政建议,应推行生产者和消费的人责任延伸制,生产企业、商家、快递物流公司和消费的人,都应承担对应的责任和成本。在消费的人端可推行一次性包装收费政策+循环包装押金制,押金制可与个人信用积分等体系挂钩,比如以个人信用积分作为担保,免押金租借循环快递纸箱塑料包装等。
“还可以利用新业态形成快递包装循环闭环。比如快递驿站综合服务点、大型石化企业加油站等都能成为包装回收体系的服务网点,把这些网点纳入城市公共建设配套设施,在资金、用地上予以支持,推进快递服务便民利民。”杜欢政说。
生态环境部固态废料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副主任胡华龙也表示,在源头上减量、杜绝快递过度包装问题的同时,也需在消费的人中建立起良好的环保意识,可采取电商、快递和消费的人分摊的付费方式,共同建立起快递物流良性循环体系。